对于年龄尚小的幼儿来说,要读懂他们,不简单;要引领他们,更不简单。作为教育工作者,要读懂并教育好幼儿,前提是要学会观察和思考,这也是教师专业性最直接的体现。
事件
午餐时间到了,今天有一道菜是青椒炒鱼片,色香味俱全。我今天特别关注到了中(3)班的涵涵。因为开学至今,班主任老师发现他接连几次都拒绝吃鱼,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,我立即问班主任老师:“你有没有了解清楚孩子为什么不吃鱼?”“我问过孩子了,他说不喜欢吃。每次我在吃饭时,都会告诉他鱼营养好,鼓励他吃点,但还是没有进展。”
为了这个孩子我走进班级,慢慢地在教室走动着,问道:“今天的菜好吃吗?”很多孩子应声答道:“好吃!”
“好吃,那我们今天比一比谁吃得最干净!”孩子们很兴奋,都加快了进餐的速度。此时,我注意到涵涵,一声不吭,眼睛看了看同桌的其他几个小朋友,又看了看自己碗里的鱼片。我轻轻走到他的身边,蹲下身子,轻声问他:“涵涵,今天的鱼片可好吃了,想吃吗?”他不住地摇头大声说:“不想吃,我讨厌吃,有鱼刺!”
见他反应这样强烈,我没有再做任何的努力,能感受到吃鱼对于孩子来说有多痛苦,心里似乎猜出几分,但又不想直接问孩子,怕孩子的惧怕心理更强烈。于是,我安慰涵涵:“那我们今天暂时不吃!”孩子如释重负。下午,在家长来接孩子的时候,我把涵涵妈妈请到办公室,和她聊起来:“涵涵是不是在家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卡住过啊?”
“是的!在一次喜宴中,涵涵当时卡得很严重,还进了医院,请医生帮忙取出来的。”听罢,我顿悟:原来是鱼刺事件给孩子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,难怪,孩子惧怕吃鱼的情绪如此强烈。要想孩子从这阴影中走出来,看来教师和家长都有必要一起帮助孩子共度难关。我和涵涵妈妈、班主任老师达成共识:我们都不能急,要学会积极疏导和耐心等待。第二天,我又走进了班级,摸摸孩子的头说:“涵涵,不要怕,我们食堂大伯早就把鱼刺剔除了,只有鱼肉,不信,你问问小伙伴。”
“小朋友,是不是啊?”我帮着他问了一下,其他孩子都说:“是没有鱼刺!”我趁热打铁,给涵涵夹了一筷子,鼓励他吃一口试试,他果真张开了嘴巴,我没有强求他吃第二口,因为我想给孩子一段时间来慢慢接受……
分析
“敏锐的观察力是一位教师最可贵的品质之一。”这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的一句名言,它告诉我们教师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力,细心“望”、耐心“闻”、悉心“问”、用心“切”,才能读懂孩子。
细心“望”。看,要用心。教师的这种“用心”,首先表现在看时的目标指向是否明确。要带着“看什么,解决什么问题”的目标,尽可能让自己的眼睛“亮”起来,正如案例中教师不仅要用眼睛有目的地关注涵涵,还必须带着寻找“涵涵为什么不吃鱼”的问题介入,才会使观察有针对性、有价值。其次还要看细致,重要环节不放过细节,每一个眼神、每一个表情、每一次摇头。教师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,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,努力做到静心等待,不打搅孩子的正常活动,保证孩子的表现是在平常环境的正常反应,以便教师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大胆的猜测。
耐心“闻”。“倾听”要求教师学会做孩子的忠实听众。在“童声”中理解幼儿的生活,在“童声”中推动幼儿的发展。只有学会了倾听,教师才能与幼儿产生心理互动,更好地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成长。这就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角色定位,要确定自己和孩子的平等地位,知晓听众的角色是可以互换的,只有蹲下身子,耐心地听清、听懂孩子的语言,才能真正接纳和理解孩子。案例中,当我俯下身子、耐心关怀、细心询问孩子时,不仅听清了孩子不想吃的结果,还关注到了“鱼刺”这个关键,让我从信息中猜到孩子不喜欢吃鱼的原因,再经过与孩子妈妈的对话,得到了验证。由此可见,在听的过程中,我们要听出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,敏锐地捕捉到主要信息、关键信息,这样才能在孩子关闭心门时找到进入的窗口或钥匙。
悉心“问”。孩子能主动说的时候,教师要乐于倾听。但遇到不愿意表达的孩子,我们就要用恰当的方式主动地询问,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对话,从而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。在问时,我们要注意发问的语气语调,举手投足尽可能赢得孩子的信任。与此同时,为了能更客观、全面地了解事实,我们还应主动与家长沟通,就孩子的成长问题第一时间与家长对话,以便有更客观、全面的了解,从而作出更准确的判断和应对。
案例中,当我从孩子的语言中捕捉到“鱼刺”这个关键信息,内心的第一直觉就是:孩子是否是被鱼刺卡过,所以才会害怕吃鱼?但这种直觉充其量只是个人的主观猜测,为了求证猜测的准确性,我没有进一步追问孩子,是出于呵护孩子。之后,我主动和涵涵妈妈进行及时沟通,从家长那里得到证实,由此通过家园共育,有针对性地帮助涵涵走出鱼刺的心里阴影,让孩子大胆地跨出尝试吃鱼的第一步,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,是一件多么重要的尝试;对于教师的工作来说,又是一次多么有意义的引导啊!当然,教育要因人、因地、因时而异,有些情况下教师直接和孩子重温对话,也是不错的方法。
用心“切”。教育家叶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: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,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能成为名师。”其区别显而易见,后者只是比前者多了思考。如果我们只观察而不去深入思考和诊断,那么就算是观察、记录得再多,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。换言之,教师看见了、听清了、问明白了,还要善于把之前观察到的信息融会贯通,进行整体系统地思考,从而能够找到准确的切入点,在“望、闻、问”的基础上探索剖析,找到问题的本源,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,“切”到主要矛盾,达到读懂孩子的最高境界。
案例“我讨厌吃鱼”中的带班教师发现了孩子不吃鱼片,做到了“望、闻、问”,但没有进一步找寻到孩子不吃鱼的真正原因,是厌食还是另有原因,教师并不知晓,其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思,不会“切”。
鉴于每个孩子的差异性,问题产生的原因、发展的过程也会相去甚远,故而对每个问题的解决方法、具体的切入点,也应该因人而异。正因为这种差异,我们在“望、闻、问、切”的全程中,时时处处细心观察,认认真真用心探测,准确地找好各个不同的切入点,用不同的方法看准机遇切入进去。只有这样,才可能真正“对症下药”打开其心扉,深入其心田,撼动其心灵,引出其心声,真正走进孩子心灵后触类旁通地去读懂一群孩子,去帮助孩子走过一个又一个成长的坎儿,引领他们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
相关文章
评论:0条评论内容请不要超过200字